举例我国实施民族区域政策取得的成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14:30:18
举例我国实施民族区域政策取得的成就

举例我国实施民族区域政策取得的成就
举例我国实施民族区域政策取得的成就

举例我国实施民族区域政策取得的成就
就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来说吧,下面是这个自治区成立50年的成就
一、辉煌成就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年,是全区各族人民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50年,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广西生根开花结果的50年,是广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50年,是广西文化建设硕果累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50年,是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当家做主、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扎实推进的50年.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回首50年,广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连年快速健康发展,特色经济初步凸显,经济结构良性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之初,全区生产总值只有25亿元,工业几乎一片空白,基础设施十分落后.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2008年广西全区生产总值达7171.58亿元,比1958年24.52亿元、1978年75.85亿元分别增长291倍和94倍,年均增长分别12.03%和9.52%;人均生产总值14966元,比1958年113元、1978年225元分别增长115倍和66倍,年均分别增长10.27%和15.02%.
壮族地区、汉族地区和12个自治县经济都有较快的发展.2008年,壮族聚居区5市(南宁、来宾、河池、百色和崇左,以下简称“壮区”)国内生产总值2636亿元,比1958年11.75亿元、1978年36.73亿元分别增长223倍、71倍,年均分别增长11.43%和15.3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3962元,比1958年的122元和1978年243元分别增长113倍和56倍;汉族聚居区9市(柳州、桂林、玉林、贵港、梧州、北海、钦州、防城港、贺州,以下简称“汉区”)4354亿元,比1958年的11.32亿元、1978年44.21亿元分别增长384倍和97倍,年均分别增长12.64%和16.5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861元,比1958年的113元、1978年的288元分别增长131倍和51倍;12个自治县(都安、大化、巴马、恭城、富川、金秀、三江、融水、环江、罗城、隆林、龙胜,以下简称“自治县”)生产总值315.25亿元,比1958年1.75亿元、1978年5.29亿元分别增长179倍、59倍,年均分别增长10.95%和14.5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319元,比1958年的84元、1978年的187元分别增长86倍和38倍.
――财政收入有了较大的发展.2008年,壮区财政收入348.86亿元,人均1848元,比1958年的1.49亿元、人均16元增长233倍和115倍,比1978年的4.24亿元、人均28元增长81倍和65倍;汉区财政收入431.89亿元,人均1474元,比1958年的1.62亿元、人均16元增长205倍和88倍,比1978年的6.37亿元41元增长67倍和35倍;自治县财政收入为21.93亿元、人均509元,分别比1958年0.2082亿元、人均10元增长104倍和50倍,比1978年0.3105亿元、人均11元增长69倍和45倍.
数据显示,50年来,不论是壮区、汉区,还是自治县,国民经济都有较大增长,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汉区略比壮区和自治县高;从人均财政收入看,壮区略比汉区和自治县高.形成这一差异,主要是全区自然资源与生产力布局不平衡所形成.
(二) 民族特色经济迅速崛起
自治区成立50年来,全区热带亚热带水果、蔗糖业、水电业、有色金属等特色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成为广西支柱产业.2008年,全区甘蔗、水果等分别达8216万吨、856万吨,比1958年149.22万吨、9.16万吨增长54倍和92倍,比1978年的376.72万吨、15.96万吨分别增长21倍和53倍.水电业、蔗糖业、有色金属和特色旅游业等重点产业不断巩固和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8年与1958年、1978年相比,发电量分别增长480倍和16倍,成品糖产量分别增长238倍和33倍,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分别增长149倍和56倍;以桂林旅游为龙头,桂南和桂西为两翼,形成了广西民族特色旅游格局,2008年全区国际旅游人数201.02万人次,比1988年42.59万人次增长3.72倍;汽车工业从无到有,2008年产量达70.16万辆,比1970年的0.03万辆和1988年1.44万辆年增长2338倍和48倍.2008年全区规模经上工业增加1976.42亿元,分别比1958年4.54亿元和1978年18.36亿元增长434倍和107倍.
不同聚居区、不同族群,呈现不同的民族特色经济.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各异,摧生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具特色的民族经济区.桂西、桂南壮区因富有热带资源而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原料蔗和蔗糖生产基地,2008年壮区5市原料蔗产量达6023.29万吨,占全区总产量73.32%;全区成品糖931.52万吨,占全国1449.5万吨的64.26%.桂西壮区因富藏铝、锰、锡等有色金属和水电资源而成为我国西南铝(锰、锡)电结合的有色金属产业重要基地.桂林、钦州和南宁、百色、玉林则分别成为汉区和壮区重要的水果产地,2008年分别产果218万吨、110万吨、73万吨、41万吨和39万吨,5市共占全区水果产量856万吨的56.19%.形成桂东桂西桂南桂北各有特色水果基地.北部湾三市汉区和京族地区则是广西海产品的重要产地,2008年北海、钦州和防城港海产品产量分别为86.73万吨、39.71万吨和37.05万吨,三市共占全区水产品产量250万吨的65.4%,成为全区水产品重要基地.广西边境地区的壮、汉、瑶、彝、苗等民族利用边境优势资源,发展八角、玉桂、茴油、松脂等林化产业,成为全国最大的香料和林化产业基地.
(三)经济发展基础日益增强
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突破了以国家投资为主体的单一模式,全社会投资积极性空前的释放,逐步形成了国有、集体、联营、股份制、外商、私营、个体等多元投资主体的格局,投资规模呈加速扩张的态势,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增强,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促进广西经济实力的明显提升.2008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778亿元,比1958年3.47亿元、1978年的9.71亿元增长1088倍和388倍,年均增长15.01%和21.99%,后30年平均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其中1979-2008年广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9181亿元,是1950-1978年投资总量113亿元的170倍,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业基础设施地位得到有效保障.20世纪50年代末和70年中期,全区先后兴建了一大批水库、水利设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了农村道路、水利、电网、饮水、通信、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激活了农村新时期发展的基因.
――工业经济主导格局加速形成.随着工业投资的不断增长,2007年全区工业投资突破亿元大关,实现了历史新跨越,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加快发展.如今,钢铁、汽车、电力、食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形成,先后建成了红水河龙滩等10个梯级水电站、百色水利枢纽、华银铝业、信发铝业等一大批产业项目,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形成.
――大通道建设初具规模.仅1979年-2008年,广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道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投资达2542.7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13.25%,年均增长25%.桂林至北海、钦州至防城港、河池(水任)至南宁、南宁至友谊关、南宁(坛洛)至百色、南宁至梧州、桂林至贺州高速公路,南宁至北海、防城港铁路、桂林两江机场、沿海码头、西江航运、那吉航运枢纽等一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项目先后建成使用;黔桂铁路扩能改造、洛湛铁路、隆林至百色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顺利推进;“市通高速路、县通二级路、乡通油路、村通公路”已基本实现.2008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98500公里,比1958年13570公里、1978年29773公里增长6.25倍和2.3倍;高速公路里程2181公里,比1997年138公里增长14.8倍;铁路营运里程3101公里,比1958年1358公里和1978年1715公里增长1.28倍和1.02倍;港口货物吞吐量12765万吨,比1978年622万吨增长19.5倍.
――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观.2000年8月广西实施“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经过2年多的艰苦努力,边境建设大会战要办的24件实事、总投资21.6亿元建设的17927个项目全部建设完成;2003年5月,实施“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经过2年多的努力,投入资金22亿元,完成交通、教育、卫生和计生、文化建设、广播电视、水利和人畜饮水、生态建设、民政福利、政法建设、电信工程、电力工程、市场建设等12类34项75312个项目;2007年初,实施“大石山区(5个大石山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都安、大化、隆安、马山、天等)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战已告捷,完成投资18亿多元,总计15类4万多个惠及民生项目;2008年7月20日启动“桂西五县(凌云、乐业、隆林、西林、田林5县)基础设施大会战”,计划总投资14.1亿元,安排19大类52087个项目,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2009年8月10日,大会战已动工项目47102个,竣工项目41746个,分别占计划90.43%和80.15%;累计完成投资额76480万元,占计划54.11%.通过实施上述4个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等一系列工程的建设和完成,使边境和桂西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有了大的改观,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四)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居民收入水平大大提高.2008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90元,分别比1956年的57元和1978年的120元增加64倍和30倍,年均分别增长8.35%和12.09%;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14146元,比1978年289元增长48倍,年均增长13.85%;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由1958年的5.86元提高到2008年的8038元,增长1370倍,年均增长15.54%. 2008年,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57元,分别比1958年46元和1978年79元增长74倍和43倍,年均分别增长9.02%和13.42%;汉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095元,分别比1958年48元和1978年88元增长84倍和46倍,年均增长9.30%和13.66%;自治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808元,分别比1958年30元和1978年77元增长93倍和35倍,年均增长9.50%和12.74%.
――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2008年广西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627.4元,比1978年282元增加33倍,年均增长12.4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985元,比1988年362元增加7.25倍,年均增长11.13%;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8.4平方米,比1988年10.27平方米增长2.74倍,年均增长6.82%;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1.8平方米,比1988年15.10平方米增长1.1倍,年均增长3.79%.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增长促进了消费结构升级.全区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85年的56.6%和62.2%分别下降到2008年的42.4%和53.4%.
――扶贫开发取得新成就.20世纪80年代,广西划定49个贫困县,贫困县土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6%,贫困县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34%.20多年来,在中央和兄弟省市的大力帮助下,广西各级党委、政府从贫困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与时俱进扎实推进扶贫开发,使全区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让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效促进了全区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和社会稳定.数据显示:1978年到2008年,广西绝对贫困人口从2100万人减少到53万人,减少38.6倍,绝对贫困发生率从61.73%下降到1.1%;2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90多元增加到2810元,增长30倍;4060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1180元增加到2376元,年均增长12.37%,增速连续6年高于全区平均水平.49个贫困县人均产粮从不足200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360公斤.实现了贫困人口持续减少的发展目标,总体上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群众的住房、衣着、食物结构有了明显改善.
(五)教育、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成立自治区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加强教育、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自治区建立50年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采取特殊措施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合全区各族人口总体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基础教育成效显著.到2007年,全区所有县(市、区)通过国家“普九”验收,“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标志着广西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2007年全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99.08%,小学辍学率1.22%;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4.33%,初中辍学率为3.89%.二是幼儿教育长足发展.2008年全区有幼儿园4049所,在校幼儿数107.15万人,比1958年97.11万人和1978年48.15万人增长10.34%和122.53%.三是高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全区有普通高中493所,比1958年159所增长2.1倍,比1978年的1595所大幅下降,但学校规模明显扩大,在校学生达75.7万人,分别比1958年的3.77万人和1978年56.23万人增长19倍和34.63%;2007年全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6.52%.四是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广西中等职业教育走上快速发展轨道,2008年全区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15所,技工学校65所,中等学校数比1958年80所、1978年172所增长4.18倍和1.41倍,在校生达58.57万人,比1958年2.96万人和1978年4.07万人增长18.78倍和13.39倍.五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自治区成立以来,广西高度重视高等教育,恢复了广西大学建制,50年来通过增加投入、优化资源、调整结构等措施,高等教育逐步增强,实现了由精英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教育.2008年全区有普通高等学校65所,分别比1958年34所、1978年16所增长91%和306%;在校学生为48.42万人,比1958年1.16万人和1978年2.09万人增长38倍和22倍.
――医疗卫生事业长足进步.自治区成立以来,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构建了覆盖全区城乡的卫生服务网络,城乡居民医疗保健环境不断改善,各族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一是医疗卫生机构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全区有卫生机构10113个(其中医院450个,卫生院1258个),医院、卫生院总个数比1958年的275个、1978年的1205个增长5.2倍和41.74%;卫生机构床位109730张(其中医院75722张,卫生院34008张),比1958年的41899张和1978年43500张增长1.62倍和1.52倍;卫生技术人员15494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0675人,比1958年的55800人和18400人、1978年的55788人和25988人分别增长1.78倍和2.29倍、1.78倍和1.33倍.二是农村卫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07年全区有县级医院199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86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7所,县级卫生监督所75所,上述四类机构卫生人员4万人;有乡级卫生院1267所,床位2.7万张,人员3.8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2万人;有村卫生室2.2万所,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6万人.2003年以来,全区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到2007年已有88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区),共有2802万人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为77.37%.
(六)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自治区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广西各级党委和政府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立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实际,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全区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呈现欣欣向荣的繁荣局面.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2008年广西文化事业机构达1.3万个,其中艺术表演团体130个,比1958年和1978年39个和1978年的118个增长2.3倍和10.17%;文化馆、艺术馆114个,比1958年的78个和1978年86个增长46.15%和32.56%;公共图书馆100个,比1958年12个和1978年84个增长7.33倍和19.05%;图书出版量2.89亿册,比1958年0.39亿册和1978年0.85亿册增长6.4倍和2.4倍;杂志出版量5.83亿份,比1958年0.04亿份和1978年0.07亿份增长145倍和82倍.
―― 舞台表演持续繁荣.50年来,广西舞台艺术创作始终坚持走民族化艺术创作之路,舞台艺术创作精品迭出.上世纪60-70年代,广西民族歌舞剧《刘三姐》享誉海内外;彩调剧《三朵小红花》、话剧《朝阳》等蜚声剧坛;歌曲《红棉颂》、舞蹈《拉木歌》等影响广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涌现出壮剧《金花银花》、桂剧《泥马泪》、舞蹈《赶圩归来啊哩哩》、风情壮剧《歌王》、壮剧《瓦氏夫人》、彩调剧《哪嗬咿嗬嗨》等一批优秀的舞台艺术精品.进入新世纪,广西打造舞台艺术精品能力不断增强,2003年出台了《2003-2007年广西艺术创作发展规划》,为推进全区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木偶等艺术创作全面繁荣.2003年以来,广西每年至少有一台以上作品获全国大奖,有16台以上不同种类艺术创作作品获得各类全国大奖,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桂剧《大儒还乡》相继入选2003-2004年度、2004-2005年度、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成为西部地区唯一获得“三连冠”的省区.在群众娱乐方式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广西的舞台艺术表演保持繁荣,近5年来,广西118个专业剧团每年演出超过1.2万场,观众1450多万人次,其中深入基层、农村演出超过6000场,观众700多万人次.
――文化遗产保护深入开展.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不断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1978年,广西仅有博物馆7个,从业人员133人,藏品3.6万件,举办陈列展览88个,参观人数14.9万人次;有文管会、文管所、文物工作队8个,从业人员55人;文物商店3个,从业人员20人.经过30年的发展,到2008年,全区已有各级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博物馆共124个,其中博物馆、纪念馆59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58个,文物科研机构3个,文物商店4个,形成覆盖全区的三级文物保护网络.宁明花山岩画、兴安灵渠进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百色革新桥新石器时代遗址被评为“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百色手斧等两面石器工具的发现经权威文物专家确认,其生产与使用年代已存在80.3万年,这一结论从根本上颠覆了国际考古界流行多年的“东方文化滞后论”,即“莫氏线”理论关于东方早期人类文化远远落后于西方的神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取得新进展.2006年广西有“布洛陀”等19目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又有“壮族嘹歌”等6个项项目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壮族嘹歌”等58个项目入选广西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将广西民族博物馆和南丹里湖怀里白裤瑶、三江侗族、靖西旧州等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一起构成“1+10”模式的民族生态博物馆群,共同承担民族传统文化和其他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传承与展示任务.
――民族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以少数民族群众为主体,以少数民族聚居的乡村为基地,以保护、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多样性资源而获取经济收益的民族文化产业也有了初步的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艺术演出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文化节庆业、电影音像业、文化工艺美术业、文化信息业、艺术教育业、图书馆业、文物博物业、会展广告业、动漫游戏业等12个民族文化产业,重点推出了桂林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愚自乐园”、“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民族文化品牌项目,促进全区文化产业集群的崛起.
(七)民族干部稳步成长
50年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量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自治区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和人才保障,有效地解决了民族间的融合和发展问题.2008年全区公务员队伍20.08万人,比1958年5.14万人和1978年的15.23万人增长2.9倍和31.84%;国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73.8万人,比1958年20万人、1978年的41万人增长2.69倍和80%.在公务员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少数民族分别占38.14%和37.81%.在省、市、县、乡一级都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担任领导干部(或同级非领导职务).现有省级干部45人中,少数民族干部有16人,占35.56%;厅级干部998人中,少数民族干部有276人,占27.66%;县处级干部14513人中,少数民族干部有4852人,占33.43%;科(乡)级干部100844人中,少数民族干部有42554人,占42.19%.实施民族区域自治以来,自治区政府主席、全区12个自治县县长、65个民族乡乡长均由主体民族担任,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干部政策,从根本上保证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极大地激发了各族干部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了他们为建设民族自治地方做贡献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以自治民族为主、各民族共同管理本地区事务的政治局面.
(八)民族团结工作有新进展
民族团结是民族与民族之间在互动中认同的整合关系.从这个定义出发,民族团结的内涵是互动、整合和和谐.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之初,是由以人口为多数的桂东、桂南的汉族和人口为少数的桂西壮族、散居各地的瑶族等12个世居民族组成的自治区.因此,民族团结成为民族区域自治的一个重要问题,关系到自治区的存亡.为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民族团结问题,制定政策措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一是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有赖于制度和政策,有赖于民族平等的观念从理论走向实践,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发展.广西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对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权利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区民族地区掀起扶贫开发热潮,中央累计投放到广西的扶贫资金达到90多亿元,广西地方财政配套累计投入41亿元,使广西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2100万人减少到2007年65万人,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00元增加到2770元,增加了近28倍,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二是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自治区成立以来,民族团结教育在广西扎实推进,主要是通过自治区统一开展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民族团结月”活动等.这些活动使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有初步的了解,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帮助他们尽快形成社会主义民族意识.为使这一基本教育更有针对性,广西还组织编写了《广西民族团结教育读本》系列教材,供全日制小学、初中教学使用.
三是制定民族团结公约.20世纪50年代,全区各地先后制定了民族团结公约,维护全区各民族的团结.1951年,在中央访问团的推动下,金秀瑶民自治区(现为金秀瑶族自治县)最早制订了《瑶区团结公约》,后来在广西全境纷纷效仿,蒙山岭祖、罗城三防区、隆林等汉、瑶、苗杂居的地方都相继制订了《民族团结公约》,使民族政策全面落实,民族关系巩固发展,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在广西已蔚然成风.
四是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土地、山林、水利三大纠纷和库区矿区纷争问题,维护民族团结进步良好局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族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社会交往方式、利益关系和思想观念,都逐步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而日趋多样化,随之而来的便是以经济利益矛盾为主要内容、以民族问题形式表现出来的人民内部矛盾日趋增多.一些地方为争夺发展资源而引发的山林、水源、土地、草场、地界纠纷,一些地方库区、矿区历史遗留问题久拖不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由于涉及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往往以民族纠纷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类矛盾纠纷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便会迅速演变为大规模的群体性冲突,严重影响了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此,全区从上到下,建立处理三大纠纷办公室、移民局等,认真处理三大纠纷和库区矿区移民安置问题,化解矛盾,增强各民族团结,改善地方少数民族与林场、电站、厂矿关系,促进边疆稳定.据1980年3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处理土地山林水利纠纷情况给国务院的报告》,为了消除不安定团结的因素,巩固和发展广西的大好形势,搞好社会主义建设,早在1973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就着手解决三大纠纷问题.全区上下,经过六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据统计,全区历年累计发生土地、山林、水利纠纷66923起,1979年底止共处理了62885起,占93.9%.其中,广西与湖南、广东、云南、贵州四省共有边界纠纷454起,已处理377起,占83%.大量的纠纷得到了妥善处理,使这方面的来信来访大大减少,械斗伤亡事件逐年下降,人心稳定,治安良好,精力集中,生产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不断地解决三大纠纷和库区矿区、征地拆迁等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巩固民族团结成果,使全区60年来未发生过大的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纠纷和重大群体性事件,为全区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