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廉洁的小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17:20:23
关于廉洁的小故事

关于廉洁的小故事
关于廉洁的小故事

关于廉洁的小故事
周总理廉洁从政小故事
  “我作为国务院总理,工作是失职的,对不起那里的人民.”
  周总理的廉洁从政深入人心,不是表面的,是实实在在的.70年代初,素有“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连续20多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透雨,许多群众不仅缺衣少食,连饮水都十分困难.在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来自甘肃的宋平同志汇报了定西的灾情.周总理听完汇报,神色十分严峻.他说,要想尽一切办法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变面貌.后来,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全体会议,周总理在大会上心情沉重地说:“我听到了甘肃中部地区群众生活困难的情况,心里难过,很不安.解放20多年了,那里的群众生活还这样困难,我作为国务院总理,工作是失职的,对不起那里的人民.”会后不久,总理便派工作组到甘肃,带去粮食、棉衣、棉被等救灾物资.若干年后,当人们看到定西群众仍穿着当年总理亲自布置发放的棉军衣时,无不感慨万千.
  “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周总理的廉洁是无比的威严,他的影响力是当今无人能比的.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这是总理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的写照.在国务院的会上,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1959年,在大跃进的气氛下,水利部未经报告请示,在密云水库附近兴建一座水利建设成就展览馆.有一天,在西花厅开会,总理突然转过头向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说:“钱正英,贺老总告诉我,你们在密云水库那里修建一个相当高级的楼,有没有这回事?”钱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览馆.”总理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轻声地说了一句:“没有想到你们也会办这种事.”钱听了羞愧得无地自容,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如果按现在某些干部的想法,总理既未严厉批评,又未责成处理,既无纪委处分的威慑,更无丢官的危险,完全可以蒙混过关.但在周总理伟大人格的感召下,钱回部后,立即在党组会上作了传达.水利部党组随即决定:将这座价值400多万元的建筑,无偿转让给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个研究所,并向中央写了一个深刻检查的报告.
  “对被减人员一定要负责到底.”
  1960年,中央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成立了精减领导小组,精减多余职工.为了安排好被精减职工的生活,周总理绞尽了脑汁.在一篇关于精减的文件草稿中,总理在“对被精减人员一定要负责到底”一句话前边,亲笔加上“党政领导机关”几个字,重点强调领导机关的责任.在文件草稿中讲到精减职工的安置办法时,他又加了一段话,强调“对于一切精减下来的职工,都要采取各种补助和帮助的办法妥善安置”.在他的关怀督促下,全国2000多万精减人员的安置和生活问题大都得到了妥善解决,没有发生大的问题.
  “你们说假话当然不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压你们.”
  1962年初,中央召开扩大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大会期间,周总理参加福建省的小组讨论会.当听到下边的同志反映强迫命令、浮夸、讲假话等坏作风给工作和党群关系造成的危害时,他心情十分沉重地说了一段切中时蔽、感人肺腑的话.他说:“这几年来,党风不纯,产生了浮夸和说假话现象.我们要提倡说真话.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要大家讲真话,首先要领导喜欢听真话,反对说假话.大家都说假话,看领导的颜色说话,那不就同旧社会的官场习气一样了吗?……你们说假话当然不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压你们.”接着,总理又强调指出,要提倡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他说:“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这四句归纳起来就是实是求是.”
  “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
  周总理的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国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食堂便做出工作餐.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一次,炊事员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粮了!”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
  “家乡的事应由当地党政部门管.”
  周总理出生在淮安,童年时代都是在淮安度过的,因此他对淮安怀有深厚的感情.他爱淮安,但他更爱伟大的祖国,从不因为淮安是他的家乡而给予额外的照顾.1960年,淮安县委负责同志到北京时,见到了周总理,在汇报了淮安县10万亩棉花喜获丰收的情况后,提出想办一座纱厂.按理,这对总理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大事,但当时正值困难时期,周总理一方面鼓励他们,一方面又引导他们说:你们种棉花,就要办纱厂,那上海的纱厂就吃不饱了.最终没有同意.1962年,总理的家乡淮安遭受了特大洪水,苏北大片农田被淹.江苏省政府给总理写信,请求支援.总理看完信后,心里沉甸甸的.调拨人力物力支援灾区是完全应该的,只要总理一句话就可以了.但总理说:我家乡的事应由当地党政部门管,该怎么办由他们拿主意.总理对家乡怀有深厚感情,但在涉及家乡的问题上从不偏私,一概秉公办事.
  共和国三位总理的廉洁小故事
  周恩来总理“罢宴”--由个人掏腰包,减轻别人的负担.
  据《光明日报》2005年1月29日报道文章介绍,1958年7月,周恩来总理到广东省新会县视察,风尘仆仆,日夜操劳,确实辛苦.时任该县的县委书记党向民同志看到眼里,急在心里,感到实在过意不去,就在周总理离开新会的前夕,悄悄地安排为总理设宴送行.宴会地点,就安排在县委院内的一间小屋里;厨师,就是县委伙房的灶事员,而且没什么美酒佳肴,只是些瓜菜而已.尽管这样,在吃喝将近结束时,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党向民同志,你一月有多少收入,我清清楚楚.这样一顿饭,你请不起,还是让我出钱,算我请客吧!”周总理随即示意他的秘书,把300元人民币交给了县委的司务长.
  朱镕基总理“罢宴”——不离开宴会厅,单独吃工作餐.
  据媒体报道说,一次朱镕基总理开完会,被主人带到宴会大厅,他穿过摆满了美酒佳肴的不下百桌的酒宴大厅,先是来到他所应坐的首席座位,但他没有就坐,而是又走到宴会大厅的一个角落,要设宴人就在这个大宴会厅的一个角落里另摆一桌,由他和他的秘书,吃工作餐.由于朱总理不肯就坐大雅之处,而就坐在众人的一边吃工作餐,致使上千宾客都不再吃酒宴了.
  温家宝总理“罢宴”——提前打招呼,谢绝摆宴自个吃.
  据2004年7月21日《人民日报》网报道介绍,“十六大”之后,温家宝总理的第一站到了贵州.在吃饭的问题上,他对自己和随行人员要求特别的严格,谢绝基层同志的宴请.他对个人吃饭有“三条标准”,即:第一,不让任何人陪吃,自己默默地进食;第二,要求饭菜够吃即可,不得剩下;第三,关于饭菜的质量提出十二个字:“清清淡淡,汤汤水水,热热乎乎”.
  白居易怒打行贿人
  唐朝贞元年间,著名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
  他刚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为了能打赢官司,赵乡绅差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而李财主则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收到两份“重礼”后,白居易吩咐手下贴出告示,明天公开审案.
  第2天,县衙门外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白居易升堂后问道:“你们哪个先讲?”赵乡绅抢着说:“大人,我的理(鲤)长,我先讲.”李财主也不甘示弱说:“我的理(瓜)大,该我先讲.”白居易沉下脸说:“什么理长理大?成何体统!”赵乡绅以为县太爷忘了自己送的礼,连忙说:“大人息怒,小人是个愚(鱼)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说:“本官耳聪目明,用不着你们旁敲侧击,更不喜欢有人暗通关节.来人,把贿赂之物取来示众.”
  衙役取来鲤鱼和西瓜,当众抖出银子,听审者一片哗然.白居易厉声喝道:“大胆刁民,胆敢公然贿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40大板!”众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至于这些行贿的银子,白居易就用来救济贫苦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