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中想象手法的使用需注意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9:14:46
童话中想象手法的使用需注意什么?

童话中想象手法的使用需注意什么?
童话中想象手法的使用需注意什么?

童话中想象手法的使用需注意什么?
概述
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目录[隐藏]
童话故事的历史
和儿童间的关联
著名的童话故事童话集
其他童话故事
童话的简要介绍
童话的人物形象
童话的逻辑性
童话的荒诞美
童话的象征美
童话的喜剧美
童话的悲剧美
流行歌曲—童话曲目
内容提要
基本信息
影视歌曲—童话
游戏童话 童话故事的历史
和儿童间的关联
著名的童话故事 童话集
其他童话故事
童话的简要介绍
童话的人物形象
童话的逻辑性
童话的荒诞美
童话的象征美
童话的喜剧美童话的悲剧美流行歌曲—童话
曲目 内容提要 基本信息影视歌曲—童话游戏童话

[编辑本段]童话故事的历史
童话故事最初是传统口述民间故事的一部分,通常会被讲述的具戏剧性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世代相传.也由于如此,童话故事发展的历史也就难以考证.尤其是早期不识字的说书人所说的故事,通常都没有任何书面纪录可供后世参考.最早有以文字形式流传的童话故事是在公元前1,300年的古埃及,自此之后童话故事开始在写作形式的文学作品中出现,诸如公元100至200年间阿普列乌斯(Apuleius)所著《金驴记》(The Golden Ass)出现的爱神与美女(Cupid and Psyche)或是公元200至300年间印度的《五卷书》,但由故事本身无法得知这些故事是不是反应当时当地社会所流传的民间故事.许多证据显示许多之后童话故事集里的故事都是根据民间故事重新编写而成的.这些故事合集通常根据更古老的民间故事而来,像是《一千零一夜》、《吸血鬼的故事》(Vikram and the Vampire)及《彼勒与大龙》(Bel and the Dragon).除了这些合集之外,中国的道家哲学家,像是《列子》与《庄子》,也都将一些童话故事以他们的表现方式出现在他们的哲学思想中.而在较广泛的定义中,《伊索寓言》(公元前六世纪)是西方世界第一本著名的童话集.
典故的引用大量出现在杰弗瑞·乔叟的《坎特伯里故事集》、斯宾塞的《仙后》以及莎士比亚的舞台剧之中 .《李尔王》的故事中被认为引用了大量的童话典故.在十六及十七世纪期间,意大利的Giovanni Francesco Straparola在《愉快的夜晚》(The Facetious Nights of Straparola)一书中重新诠释了西方文学中的故事,书中的故事包含了大量的童话故事,而巴吉雷(Giambattista Basile)的《那不勒斯人故事》(Naples)则全部都是童话.卡洛·戈齐在他的意大利歌剧场景中用了许多童话故事的典故,例如他的歌剧其中有一幕取自于意大利童话的《橘之恋(The Love For Three Oranges)》.与此同时,中国的蒲松龄在1766年他所出版的《聊斋志异》中也收集了许多童话故事.而童话故事本身在十七世纪末叶的法国上等阶层中开始逐渐风行,寓言诗人拉封丹和另一位知名作家查尔斯·佩罗(睡美人及灰姑娘的作者)两人所编纂的童话故事是其中受欢迎的代表 .虽然特拉帕罗拉(著有《穿靴子的猫》(Puss in Boots))、查尔斯·佩罗和巴吉雷的童话集中包含了许多童话故事最早的形式,但这些编者也重新诠释这些故事以符合文学的效果.
而首先尝试不仅仅是保存童话故事中的角色个性也同时保留故事风格的,是德国的格林兄弟.但讽刺的是,虽然格林童话第一版(1812年及1815年)是民俗研究学者的宝库,但为了保证销售量及受欢迎的程度,格林兄弟在后来出版的版本中也开始改写书中的故事.格林童话集的转变不只将内容偏离原有的民间故事,也影响了原有的民间故事的面貌.除此之外,格林兄弟也没有收录一些德国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其理由是他们认为这些也曾在查尔斯·佩罗的故事集出现过的故事是法国故事而非德国故事.安徒生的童话最著名.
[编辑本段]和儿童间的关联
最初童话故事的听众除儿童之外也包括成人,但十九世纪及廿世纪之后,童话故事开始渐渐转变成儿童文学的一部份.
包括奥诺伊夫人在内的法国作家群précieuses尝试着将他们位成人所写的作品推广到儿童读者群中.当时的一位女伯爵也宣称她若是仍在孩童时代也会喜欢读童话故事.而后期的précieuses女作家,Jeanne-Marie Le Prince de Beaumont为儿童读者重新编写美女与野兽,她的版本也是今日所流传的版本.而格林兄弟在他们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中出版后,也为因应读者的抱怨而将他们的故事重新改写为较为适合儿童所阅读的版本.
在现代,童话故事已转形成为适合对儿童说的版本.为了让童话故事更适合儿童阅读,格林兄弟也致力在减少故事中对性的描述,在第一版格林童话中,长发姑娘在几次王子的深夜造访后开始问巫婆为何衣服越来越紧因此巫婆知道长发姑娘已经怀孕,但在接下来的版本中,则修订为较容易拉上王子而较难拉上巫婆.然而后续的版本在暴力方面(像是对坏人的逞罚)反而是增加了.但托尔金也发现,为更适合儿童阅读,杜松树(The Juniper Tree)故事中的食人者的烤肉串曾在其中一个版本中被剔除.而在维多利亚时代,由于时代背景之故,故事往往会被改写的带有教化意味.例如狄更斯就曾对灰姑娘故事中所出现的禁酒令表示抗议.
为儿童而制作的童话改编在二十世纪之后依旧持续的进行着.迪士尼的白雪公主就是以儿童为主要制作对象.而日本动画《魔法小公主》也是改编自童话故事.
[编辑本段]著名的童话故事

童话集
《安徒生童话》,丹麦安徒生写的故事,如丑小鸭,海的女儿
《格林童话》,德国格林兄弟收集的故事,如长发公主,白雪公主
《鹅妈妈的故事》,法国夏尔·佩罗著作和收集的法文故事,如灰姑娘,穿靴子的猫,小红帽,鹅妈妈
《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故事集,但其中一些故事不适合孩子,不能算作童话
《伊索寓言》

其他童话故事
美女与野兽,1756年,法文
糖果屋
杰克与豌豆,1807年,英文
三只小猪
金发姑娘
The Three Princes of Serendip,英国
浦岛太郎,日本
桃太郎,日本
金太郎,日本
竹林公主,日本
绿野仙踪,1900年,美国
夏落蒂的网
虎姑婆
爱丽丝梦游仙境
小鹿斑比
小王子
姜饼人
罗宾汉
石中剑
[编辑本段]童话的简要介绍
童话往往采用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象征等手法编织奇异的故事情节.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
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题材,它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童话一般有四种:拟人体童话(代表作如《木偶奇遇记》)、超人体童话(代表作如《巨人的花园》)、常人体童话(代表作如《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知识体童话等等.阅读时,要深入作者幻想的世界,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有的童话在文章中借主人公之口或用总结性语言把要说的道理直接说出来了,有的则须认真阅读理解,深入分析文章,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因此阅读童话时,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领悟生活真谛.
而且童话表现出了我们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因此那往往与生活的现实是相违背的.
另外,童话能让人长知识,让人快乐,人类就是在童话的指导下长大的.
人类童话发展源远流长,古代的神话与民间故事也可算是童话的一种.人类的童话作家两大最杰出的代表都是北欧人,丹麦的安徒生和瑞典的塞尔玛·拉格霍芙.
[编辑本段]童话的人物形象
童话的基本思想是童话形象和童话故事情节表达出来的.童话形象是整个作品的核心, 没有栩栩如生的童话形象,就无法把作品的基本思想生动有力地传达给读者.
在一切文艺作品中,童话形象最为自由和广泛,上自日月星辰,下至鸟兽虫鱼、花草木石,不论有生命还是无生命、有形还是无形、具体物质还是抽象概念,都可以通过“人格化”,作为有语言行动、有思想性格的人物出现在童话中;另外,一些产生于人的想像,只存在于魔幻世界的意想同样也能成为童话的人物形象,比如精灵、海妖、神兽等.当然,童话中更多的是人,古人或今人,本国人或外国人,这个阶段或那个阶段的人.而且,在一些童话中,普通的人和超自然人物的形象,拟人化的各种生物、非生物的形象可以同时出现,彼此交往,共同活动在作者设计的童话环境中.但不管选取什么去充当童话的角色,反映的都是人类的现实生活,它们身上具有的也是各种各类人物的社会性格.
作家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叫一些生物和非生物扮演角色.在选择时,一方面要照顾这些东西本来的形态习惯和自然属性,看看是否与所扮演的各种人类角色有某种联系和相似之处,另一方面,则要考虑表现主题的需要,而且,童话让哪种角色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题.例如《爱唱歌的小鸟》中选择了小鸟作为自由的化身,国王作为专制的化身.如果把小鸟换成关在猪圈里的小猪,就明显地不合适.而如果把国王换成没有权力、无法主宰生杀大权的艺术家,也同样不合适.小鸟的歌声是自由的歌声,所以才引起国王的扼杀.如果换成可以随意操纵的机器鸟,也就难以产生国王杀死小鸟的情节.
此外,在挑选人物角色时,适当地尊重读者的爱好、民族习惯以及多年来形成的传统、心理和感情,也是必要的.例如,对老鼠这一形象,中国人与美国人就不同,我们多把老鼠作为反面形象,而美国人则比较喜爱老鼠.又如狐狸往往以狡猾的形象出现,狼则以贪婪、凶残的形象出现.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在《围墙外的小灰狼》中,小灰狼犹如一个天真可爱的小朋友.
[编辑本段]童话的逻辑性
童话的逻辑性是指幻想和现实结合的规律.所有的童话都是虚构的,但有的读起来似乎入情入理,而有的却觉得牵强附会,原因就在于前者符合童话的逻辑,而后者却忽略了这一点,以至破坏了整个故事的合理性.
童话的逻辑性建筑在假定之上,即作者必须为幻想人物的活动、虚构的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一个假设的条件,然后从这一假定的前提出发,使事物按照自己的逻辑发展下去,使假想的人物在假想的生活环境条件下,合理地自然地发展.在一些超人体的童话中,并不是随意地让一个平常人腾云驾雾,各种魔术仙法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施展,只有童话人物被赋予超人的能力,获得某种“宝物”,或者当这个人物进入一个足以产生魔法的境地以后,才会发生奇境.例如《五彩云毯》中,主人公采集云朵、织云毯、到日宫去拜访太阳神等等,就因为她是仙女,才能完成这些事情,而换作凡人,若无一定的条件,就不符合童话的逻辑了.因此,如果超人体童话,不揭示出种种超人力量产生的原因,童话所描写的一切就会成为无源之本、无本之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例如《音乐树》中,地上长出了音乐树,也是有一定童话逻辑的,正如作品中所写:“这树是那块小提琴的碎片长成的,贝西的血汗浇灌了这块土地,他的音乐又给了它生命,使它变成一种奇特非凡的树.”
童话的逻辑性还要求在安排人物思想活动、角色之间相互关系、事件发展变化等方面,必须遵循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也就是说,童话描述的虽然是超脱现实的幻想世界,但其中的人物、现象却仍然要严格地遵守真实生活的逻辑性.比如,作者尽可以讲述小羊如何和凶恶的狼打交道,但如果写一只初生的羊羔竟然吃掉了狼,那就显得十足的荒唐.在《山米,猫妈妈的孩子》中,小松鼠山米之所以能成为猫妈妈的孩子,是因为它失去母亲,而母猫正好又失去小猫,在这种特殊条件下,山米由母猫喂养长大,彼此才能互相接纳.作品中,山米并未成为小猫,而仍然保持松鼠的种种特性.如果把它写得如同小猫,就不符合童话逻辑了.常人体童话也是如此,人物的种种活动都与他们的身份、性格等相符.
童话的逻辑性能使虚构的故事得到合乎逻辑的发展,也就是使假戏真做,使作品获得强烈的艺术真实性.但是,运用童话的逻辑并不能改变童话本身纯虚构的性质,让读者真去相信种种假想的故事,相反,它只能突出童话虚构的性质和作用.
科学童话尤其要注意童话的逻辑性,更要符合科学逻辑性,不允许违背科学规律和科学实际的情况存在.
[编辑本段]童话的荒诞美
在小说、报告文学等写实文体中,人们追求的是一种真实感,越是接近生活本身,就越能激发读者的热情.而童话则恰恰相反,你越接近生活本身就越觉得没味.评价:太缺乏想象了.童话要就是神奇瑰丽的幻想色彩,想象越奇异、越荒诞、越陌生,就越能激发小读者的阅读热情.奇异与荒诞是童话最重要的审美品质.《敏豪生奇游记》便是以其荒诞得大胆奇崛而成为世界名著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木偶奇遇记》、《假话国历险记》等等无一不是以出色的奇异荒诞之魅力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
这里所指的“荒诞”概念是一种美学意义上荒诞感、荒诞性,概念较为宽泛,与现实生活中所指的荒诞一词有所区别.它涵盖幻想、奇异、怪异、稀奇、善变、荒诞可笑、无稽之谈、难以置信等多种含义.正是这种宽泛意义上的荒诞性,才能使童话产生出趣味盎然的美学效果.
荒诞是儿童文学作家用以进行童话艺术创造的手段,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在童话中常常离不开强烈的夸张、离奇的幻想、扭曲变形和机智的反讽,其中夸张和想象是最重要的.在幻想世界中,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发生,不可思议的事也能当作事实的体验,按照无限的想象和丰富的表现,创造出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的奇幻世界.比如《大林和小林》所表现的世界就是一个极其荒诞的、贫富悬殊的世界.为了突出这个社会的荒诞性,作者极尽夸张之能,将人物扭曲、变形,将行为丑化,以极其荒缪的故事来揭示出剥削阶级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阶级本性.因此,荒诞的本质乃是透过表面的荒诞,体现出本质的合情合理,因为人们在形象的奇异中,看到和感觉到的是新的和谐统一.荒诞以牺牲“自然可能性”为代价,同时在保全“内在的可能性”中得到补偿,从而创造出一个蕴含着现实生活种种意蕴的,别开生面的幻想世界,因此,出色的荒诞创造的应是一种新的美学意义.
那么,什么样的荒诞才是出色的荒诞?出色的荒诞应该是荒诞得离奇、荒诞得新鲜、荒诞得美妙、荒诞得机智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