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10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7:49:43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10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10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
10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1000字
在《亲爱的安德烈》里作者龙应台说,她知道她的儿子安德烈爱她, “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更为尖锐的是她进一步又说, “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安德烈的父亲是德国人,他本人是德国籍,龙应台在他十四岁的时侯由德国只身赴台湾任职,任职四年再见儿子发现她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她感到儿子“爱”她却不“喜欢”她,她问. “我的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
十四岁到十八岁,太关键的四年了!十四岁的安德烈和十八岁的安德烈根本就可能是两个人,结论是,龙应台错过了儿子的成长.

龙应台却说“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她采用与儿子写专栏通信的方式沟通, 《亲爱的安德烈》便是龙应台,安德烈三年通信的结集,书中双方在梳理自己的同时努力探询对方,向对方靠拢,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母亲的顽强和能力.做父母需要能力,所谓青春期叛逆,我认为唯一的原因在于,家长没有能力跟上孩子的成长.

在这本书里,母亲基本上是坦诚的,儿子是相当努力的---指其以写作的方式表达传递---这书是我一字一字读下来的,其间怀着一种类似窥探的隐秘心理的.书中龙应台最后一封信写一这样一件事情:从十四岁就与母亲分开的安德烈同弟弟到上海做暑期实习,龙应台“兴高采烈地把自己的研究行程安排到上海来. 一个母亲的快乐想象:母子三人共处一室,在上海生活一个多月,多幸福.让我来引导你们认识中国大陆,多愉快.”

不料遭到儿子们的拒绝,他们甚至不于母亲同住一个酒店.母亲:连一个周末都不肯?儿子:一个周末都不!龙应台把这归咎于价值观的不同,她奉行“亚洲价值”,认为孩子这个月应该同她一起,孩子们奉行“欧洲价值”,一个月的自由独立都不愿放弃.

其实我倒是觉得:她的两个儿子没有大人想的那么复杂,其实挺单纯的,他们就想自己玩一玩,说白了就是玩兴冲突而已,他们玩时身后拖着个老太太,多无聊啊.

见过同居一室却因家长没有能力致使彼此无法沟通的家长和孩子,也见过因分居两地导致亲情淡化的家长和孩子,比如龙应台和安德烈.我之所以觉得龙应台“基本上是坦诚的”,是因为她没有说,当她决定离开才十四岁的孩子去台湾就职时奉行的是什么价值,欧洲的还是亚洲的?智慧如她般的母亲不会想不到,她这一去对未成年的孩子意味着什么,对今后的母子关系意味着什么,亲子关系的形成哪里是仅靠精神沟通就能够的?但她还是选择了离去.安德烈直言,他概念中的“家”里,没有母亲.亡羊补牢,补比不补肯定要好,却终究是,失去的就是失去了,孩子的每一天都是他生命中的唯一,生命不可复制.

联想到我自己的生活,我的儿子现在虽然这么的小,但已经开始展开自己的人生了,
即使亲密如我们母子者,也应该是各有各的人生.

将来我的儿子长大了,也会出国读书,拥有自己的游历…我相信,他从此就算永远离开了我,当然他会再回来,但那时就是“常回家看看”的回来了,我只企盼,他的回来不是迫于“亚洲价值”的孝,而是因为喜欢家中的那个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