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由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04:11:55
翻译的由来

翻译的由来
翻译的由来

翻译的由来
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的翻译.是增强促进人们社会交流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翻”是指对交谈的语言转换,“译”是指对单向陈述的语言转换.
汉语词义
  翻译 fānyì “翻”是指对交谈中的两种语言进行即时的、一句对一句的转换,即先把一句甲语转换为一句乙语,然后再把一句乙语转换为甲语.这是一种轮流的、交替的语言或信息转换.实际例子:宴会桌前,宾主用异种语言进行交谈,他俩中间有一个双语人士,在作即时的、一句对一句的语言转换.“译”是指单向陈述,即说者只说不问,听者只听不答,他俩中间也有一个双语人士,只为说者作语言转换.实际例子是书面语言转换,或者是外国新任驻在国使节向驻在国首脑递交国书的场合.编辑本段翻译定义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   翻译公司:从事翻译业务的企业叫翻译公司,比如索文翻译公司
翻译
、[1]耐师翻译公司就是翻译公司.   翻译机:用计算机实现一种自然语言到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转换.一般指自然语言之间句子和全文的翻译.   翻译原则:俗话说“信,雅,达”,但是翻译基本达到“信”和“达”就算合格,“雅”可以算是翻译的一种更高的要求和境界.
翻译用途
  所有与语言相关的事物(例如文学和演讲)基本上都可以进行翻译,包括小说、电影、诗歌、演讲等等.但是不同的领域,翻译的困难度也不同.例如,诗歌几乎是不可能准确翻译的,因为诗歌的形式、音韵等,都是组成其含义的一份子.
翻译作用
  语言是适应人类社会传达感情、交代事件等事务的诞生而产生的.很多非文学类文本的翻译工作,包括软件手册和其他商业及专业文本,注重的是意义的传达,以能通顺传意为主要要求.除了出版业以及本地化相关产业外,很多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也需要大量的翻译人才.例如官方语言有两种的加拿大政府,所有的政府文件都必须翻译为英语和法语;另外像拥有很多官方语言的欧盟,更是必须雇用大量的翻译人员.
翻译平衡
  如果说非文学作品的翻译是一项可以学习的技能的话,那么翻译文学作品甚至诗歌,往往可以说是一门艺术,需要一些天赋.文学翻译出于美学的考量,在翻译时不能仅注重字对字、词对词的翻译,更不能忽略了文化间的不同点,否则经常会导致译文在语意、美感、风格上的流失.总之,一个优秀的翻译人员必须在准确性和可读性之间找到很好的平衡.编辑本段具体形式
  有口译、笔译、机器翻译、同声传译、影视译配、网站汉化、图书翻译等,从翻译的物质形态来说,它表现为各类符号系统的选择组合,具体可分为四类:   ①有声语言符号,即自然语言的口头语言,其表现形式为电话通讯、内外谈判和接待外宾等;   ②无声语言符号,包括了文字符号和图象符号,其表现形式为谈判决议、社交书信、电文、通讯及各种文学作品等印刷品;   ③有声非语言符号,即传播过程中所谓的有声而不分音节的"类语言"符号,其常见方式为:说话时的特殊重读、语调变化、笑声和掌声,这类符号无具体的音节可分,语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其信息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得以传播的,比如笑声可能是负载着正信息,也可能负载着负信息,又如掌声可以传播欢迎、赞成、高兴等信息,也可以是传递一种礼貌的否定等.   ④无声非语言符号,即各种人体语言符号,表现为人的动作、表情和服饰等无声伴随语言符号,这类符号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性,比如人的有些动作,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所表示的语义信息完全不同,不仅如此,它还能强化有声语言的传播效果,如在交谈时,如果伴有适当的人体语言,会明显增强口头语言的表达效果.   这四大类符号既可以表达翻译的原码,也可以表达翻译出的译码,它们即可以单独作为原码或译码的物质载体,也可以由两种、三种、四种共同组成译码或原码的载体.   从翻译的运作的程序上看实际包括了理解、转换、表达三个环节,理解是分析原码,准确地掌握原码所表达的信息;转换是运用多种方法,如口译或笔译的形式,各类符号系统的选择、组合,引申、浓缩等翻译技巧的运用等,将原码所表达的信息转换成译码中的等值信息;表达是用一种新的语言系统进行准确地表达.   翻译的形式和内容如此纷繁复杂,从中抽象出一个具有哲学高度的翻译的定义也是一项非常艰难的重任,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对此作出了许多努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对翻译活动作出了概括和总结.   在众多的定义中,有些学者(如,吕俊,1997)将翻译纳入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将翻译学视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这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它更明确了翻译学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它充分注意了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有影响作用的其它诸多因素,如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传播目的、传播的不同对象等,它可以更广泛地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或对其它学科的研究起到影响和指导的作用.   上文的诸多翻译形式,我们可以归纳为一点,翻译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传播.整个翻译活动实际上表现为一种社会信息的传递,表现为传播者、传播渠道、受者之间的一系列互动关系.与普通传播过程不同的是,翻译是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操纵者所选择的符号不再是原来的符号系统,而是产生了文化换码,但其原理却是与普通传播相同的.编辑本段语言翻译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   这个过程从逻辑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必须从源语言中译码含义,然后把信息重新编码成目标语言.
翻译
所有的这两步都要求对语言语义学的知识以及对语言使用者文化的了解.除了要保留原有的意思外,一个好的翻译,对于目标语言的使用者来说,应该要能像是以母语使用者说或写得那般流畅,并要符合译入语的习惯(除非是在特殊情况下,演说者并不打算像一个本语言使用者那样说话,例如在戏剧中).   1.口译,或进行口译的人(口译又称:口语翻译参见:环球友联翻译公司日和翻译)   2.笔译,或进行笔译的人.   3.法律用语,例:   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以注册并禁止使用.”   这个“翻译”来自《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中的“translation”.   由于翻译有直译、音译、意译.而且,同一种方式,可能会产生多种译义,究竟以何种为准?关系到如何保护驰名商标以及他人的合法权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第一,驰名商标是否具有明确含义的,并且与汉字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   第二,驰名商标的音译是否是习惯的;   第三,翻译方式是否已为公众,尤其是市场所认可.   一、书名的翻译   据了解,在出书生产环节上,英美发达国家的出版社在封面上花的工夫极大.一个书名往往在全书定稿之后仍然迟   迟确定不下来,可见书名的重要性.确实,翻译一本书,翻好书名是关键的一环.   二、“序言”和“内容介绍”翻译过程中的适当加工   纵览中文书里的序言或前言,作者的话,编者的话等等,若不是作者(或编者--下同)本人执笔,而由他人作序,   往往写的都是赞美推崇之言,称赞作者的智慧;勇气,毅力,水平等等.但著作者本人所为,往往有这样一两句话:“水平有限,书中错误或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给予批评指正.""水平有限,时间仓促,难免谬误,敬请指正.”"尚属草创,时间又仓促,疏漏一定很多,还待继续提高和充实,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在中文书中,写上这样几句话,既能表示作者自己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地暗示本人作品并非一定是某一领域里学术研究的顶峰,很可能天外有天.应该说,在一般情况下,这些话
翻译师资格证书
让人更加尊重作者.   1.对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或政治运动适当加以解释极为重要.有一本介绍中国法律建设的图书的内容简介一评开头就说:自从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大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对中国多少有些了解的外国人可能知道我国在70年代末期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但是,对三中全会决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决策就不一定清楚了.因此,翻译在译这句话时增加了几个字.整个句子是这样的:UndertheguidanceofthepolicyofpromotingsocialistdemocracyandbuildingasoundsocialistlegalsystemformulatedattheThirdPlenarySessionoftheEleventhCentralCommittee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theNPCanditsStandingCommitteehave,since1979,enactedmanyimportantlaws.这样,人家就会知道三中全会与全国人大制定法律之间的联系了.   2、有很多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字词或短语,外国读者很难理解其确切含义,有时甚至会产生误会.《中国人名大词典》中人物的简历基本都以新中国的建立划线,把一个人的经历分为两个阶段.因此,几乎每条释文都有"建国以来".或"建国后"的字眼.又如《中国针灸大词典》这么一本专业性很强的辞书的中文稿里,"抗战期间","新中国成立以来"这样一些对于外国人来说时间概念含糊不清的词汇也常常出现.出现这类情况,外文出版社一般都要求译者首先选用比较清晰易懂的词汇,并且最好在首次出现时加上时间.如把"建国以来"译为Sincethefounding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in1949;"抗战期间"当然要译为duringtheWarofResistanceAgainstJapan.编辑本段西方历史
历史
  在欧洲,翻译实践有长远的历史.有人甚至认为,欧洲文明源于翻译,上至罗马帝国,下至今天的欧洲共同市场,都要靠翻译来进行国际贸易.有人说,用古希伯来语写的《圣经旧约》和用希腊文写的《圣经新约》,如果没有先译为希腊文和拉丁文,后来又译为中世纪和近代诸语言的话,2000年来的犹太基督教文化就不会产生,因而欧洲文化也不会出现.自翻译《圣经》起,将近2000年来,欧洲的翻译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圣经》的翻译是一件大事,它帮助许多国家的语言奠定了基础.在古代希腊、拉丁文学方面,荷马的史诗、希腊悲剧、喜剧和抒情诗,忒奥克里托斯(约公元前310~前250)、卡图卢斯(约公元前87~前54)、普卢塔克(约公元46~120或127)的作品等等也多次被译成欧洲许多国家的语言.在保存古希腊文艺方面,阿拉伯译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于欧洲各国古代和近代的其他大作家,如维吉尔、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塞万提斯、安徒生、易卜生、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莫里哀等等的作品,也都多次被译成其他国家的语言.在东方文学方面,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日本的能剧、中国的小说诗歌、印度的《故事海》、《薄迦梵歌》、《沙恭达罗》等等都译成了欧洲语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五卷书》,它通过中古波斯文和阿拉伯文译本,反反复复地被译成了多种欧洲语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翻译派
  实践产生理论,欧美许多国家的翻译理论是五花八门的.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派是翻译可能论,一派是翻译不可能论.其实,完完全全百分之百的可能是没有的,完完全全百分之百的不可能也是没有的.世界上一切翻译活动都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进行的.欧洲许多著名的人物,比如马丁·路德、M.阿诺德、F.W.纽曼、J.B.波斯特加特、H.白洛克、 Fr.R.诺克斯、V.那巴可夫等等,都对翻译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据《开塞尔世界文学百科全书》的意见,这些理论中有些是刚愎自用的.
争论
  翻译一篇作品或者一段讲话,必然涉及两种语言:一种是原来那个作品或者讲话的语言,德国学者称之为Ausgangssprache(源头语言),英美学者称之为Original或Source language;一种是译成的语言,德国学者称之为Zielsprache(目的语言),英美学者称之为 Targetlanguage.二者之间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距.因为,从严格的语言学原则上来讲,绝对的同义词是根本不存在的.一个翻译者,不管水平多么高,也只能尽可能地接近源头语言,而不可能把原意和神韵完全传达过来.翻译者的任务就是处理两种语言之间的关系.关于翻译工作,一般的看法是,逻辑的抽象的东西,比如说数学、物理、化学等等著作,翻译起来比较容易.但是也有含义转移的危险.重在故事情节的作品,比如浅薄平庸的小说之类,翻译起来也比较容易.重在说理或鼓动的作品,比如格言诗、论战文章、政治演说、有倾向性的剧本,以及讽刺文学等等,翻译起来也不十分困难.但是重在表达感情的高级文学作品,翻译起来就极为困难.在这里,翻译或多或少只能是再创作,只能做到尽可能地接近原作,原作的神韵、情调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完全仿制的.特别是源头语言中那些靠声音来产生的效果,在目的语言中是完全无法重新创造的.   除了翻译可能与不可能的争论之外,还有直译与意译的争论.这种争论在欧洲也有很长的历史,但在中国尤其突出.编辑本段中国的历史
起源
  中国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在世界上有显著的地位.《礼记》已有关于翻译的记载.《周礼》中的“象胥”,就是四方译官之总称. 《礼记·王制》提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为了"达其志,通其欲",各方都有专人,而"北方曰译".后来,佛经译者在“译”字前加“翻”,成为“翻译”一词,一直流传到今天.   由于中国早期历史所处的环境,中华文化的近邻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直到佛教传入前,翻译并不广泛存在.
历史
  宗教文献翻译在历史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在佛经翻译中,译者在翻译经藏的时候往往会在文件中修饰,令译文更切合中国文化.他们会在译本中增加一些中国的传统观念,如孝道等.   据中国君友会佛教文献记载:玄奘(公元600-664年)主要生活在初唐时期,是一个立志高远、意志坚强的僧人.二十八岁时,他抱着「一睹明法了义真文,要返东华传扬圣化」的宏图大志前往印度求学.唐太宗在《大唐三藏圣教序》中对玄奘西行有如下的描述:「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沙夕飞,空外迷灭.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窗,蹑霜雨而前跃.」玄奘西行印度一十七载,其间历经艰辛,回国时已是四十五岁左右.在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年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译经,总共翻译了佛教大小乘经论75部1335卷,共计一千多万字.玄奘的译着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高峰.印度学者柏乐天认为玄奘的译着是中印两国人民的伟大遗产,指出「玄奘无论如何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   在中国,佛经的翻译自后汉至宋代,历一千二三百年,这样历久不衰的翻译工作,在世界上是空前的.从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以佛家为最有系统,最深刻.晋代道安(314~385)主张质,即直译.他提出了"五失本",意思是,在用汉文翻译佛经时,有五种情况允许译文与原文不一致.他又提出了“三不易”,意思是,三种不容易做到的情况.苻秦的鸠摩罗什(344~413)则主张除“得大意”外,还须考虑到“文体”.他说:“天竺国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入?为善.凡觐国王,必有赞德;见佛之仪,以歌叹为贵,经中偈颂,皆其式也.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隋代彦琮(557~610)最推崇道安的理论,他主张直译,提出“八备”和“十条”.“八备”指翻译者必须具备的八项条件;“十条”指他对译文体例、格式的十种规定.到了唐代,玄奘(602~664)是中国翻译史上集大成的人,文质并重,但似以质为主.他没有留下专门阐述翻译理论的文章.《翻译名义集》中记载了他的“五种不翻”的学说,指出有五种词语只能译音.北宋赞宁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翻译佛经的"六例",详细探讨了翻译中六个方面的问题.他给翻译下的定义是:"翻也者,如翻锦绮,背面俱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这个生动的比喻,说明翻译是一种艺术(如翻锦绮),它将(语言的)形式加以改变(左右不同),而内容不变(背面俱花).   北宋(960~17)初期还有翻译活动,以后逐渐衰微.它的重新兴起始于明代(1368~1
英汉翻译
644)永乐五年(1407).那时由于对外交通的需要,创立了四夷馆,培训翻译人才.明代末期,西学东渐,翻译工作更活跃起来.但此时翻译的方向已完全改变, 不再是印度的佛经,而是欧洲的天文、几何、医学等方面的典籍,中国翻译史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明代一些著名的翻译家对翻译工作也提出自己的看法.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说:“且东西文理,又自绝殊,字义相求,仍多阙略.了然于口,尚可勉图;肆笔为文,便成艰涩矣.”这是说,中西语言结构不同,文章脉络不同,西方有的术语为中国所无,口头解释一下还可以做到,笔译成文,人家就看不懂了.同时代的一位中国科学家李之藻(?~1631)在描写当时外国传教士的译书态度时说:“诸皆借我华言,翻出西义而止,不敢妄增闻见,致失本真.”此时的翻译往往用合作方式,同初期佛典翻译相似,即中国学者与外国人合作翻译,润文的责任则放在中国学者身上.

中国的历史
起源
  中国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在世界上有显著的地位。《礼记》已有关于翻译的记载。《周礼》中的“象胥”,就是四方译官之总称。 《礼记·王制》提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为了"达其志,通其欲",各方都有专人,而"北方曰译"。后来,佛经译者在“译”字前加“翻”,成为“翻译”一词,一直流传到今天。   由于中国早期历史所处的环境,中华文化的近邻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

全部展开

中国的历史
起源
  中国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在世界上有显著的地位。《礼记》已有关于翻译的记载。《周礼》中的“象胥”,就是四方译官之总称。 《礼记·王制》提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为了"达其志,通其欲",各方都有专人,而"北方曰译"。后来,佛经译者在“译”字前加“翻”,成为“翻译”一词,一直流传到今天。   由于中国早期历史所处的环境,中华文化的近邻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直到佛教传入前,翻译并不广泛存在。
历史
  宗教文献翻译在历史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在佛经翻译中,译者在翻译经藏的时候往往会在文件中修饰,令译文更切合中国文化。他们会在译本中增加一些中国的传统观念,如孝道等。   据中国君友会佛教文献记载:玄奘(公元600-664年)主要生活在初唐时期,是一个立志高远、意志坚强的僧人。二十八岁时,他抱着「一睹明法了义真文,要返东华传扬圣化」的宏图大志前往印度求学。唐太宗在《大唐三藏圣教序》中对玄奘西行有如下的描述:「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沙夕飞,空外迷灭。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窗,蹑霜雨而前跃。」玄奘西行印度一十七载,其间历经艰辛,回国时已是四十五岁左右。在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年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译经,总共翻译了佛教大小乘经论75部1335卷,共计一千多万字。玄奘的译着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高峰。印度学者柏乐天认为玄奘的译着是中印两国人民的伟大遗产,指出「玄奘无论如何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   在中国,佛经的翻译自后汉至宋代,历一千二三百年,这样历久不衰的翻译工作,在世界上是空前的。从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以佛家为最有系统,最深刻。晋代道安(314~385)主张质,即直译。他提出了"五失本",意思是,在用汉文翻译佛经时,有五种情况允许译文与原文不一致。他又提出了“三不易”,意思是,三种不容易做到的情况。苻秦的鸠摩罗什(344~413)则主张除“得大意”外,还须考虑到“文体”。他说:“天竺国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入?为善。凡觐国王,必有赞德;见佛之仪,以歌叹为贵,经中偈颂,皆其式也。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隋代彦琮(557~610)最推崇道安的理论,他主张直译,提出“八备”和“十条”。“八备”指翻译者必须具备的八项条件;“十条”指他对译文体例、格式的十种规定。到了唐代,玄奘(602~664)是中国翻译史上集大成的人,文质并重,但似以质为主。他没有留下专门阐述翻译理论的文章。《翻译名义集》中记载了他的“五种不翻”的学说,指出有五种词语只能译音。北宋赞宁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翻译佛经的"六例",详细探讨了翻译中六个方面的问题。他给翻译下的定义是:"翻也者,如翻锦绮,背面俱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这个生动的比喻,说明翻译是一种艺术(如翻锦绮),它将(语言的)形式加以改变(左右不同),而内容不变(背面俱花)。   北宋(960~1127)初期还有翻译活动,以后逐渐衰微。它的重新兴起始于明代(1368~1
英汉翻译
644)永乐五年(1407)。那时由于对外交通的需要,创立了四夷馆,培训翻译人才。明代末期,西学东渐,翻译工作更活跃起来。但此时翻译的方向已完全改变, 不再是印度的佛经,而是欧洲的天文、几何、医学等方面的典籍,中国翻译史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明代一些著名的翻译家对翻译工作也提出自己的看法。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说:“且东西文理,又自绝殊,字义相求,仍多阙略。了然于口,尚可勉图;肆笔为文,便成艰涩矣。”这是说,中西语言结构不同,文章脉络不同,西方有的术语为中国所无,口头解释一下还可以做到,笔译成文,人家就看不懂了。同时代的一位中国科学家李之藻(?~1631)在描写当时外国传教士的译书态度时说:“诸皆借我华言,翻出西义而止,不敢妄增闻见,致失本真。”此时的翻译往往用合作方式,同初期佛典翻译相似,即中国学者与外国人合作翻译,润文的责任则放在中国学者身上。

收起

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群开始交往就产生了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