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有感五首<其三>》赏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10:17:57
杜甫《有感五首<其三>》赏析

杜甫《有感五首<其三>》赏析
杜甫《有感五首<其三>》赏析

杜甫《有感五首<其三>》赏析
《有感五首·其三》唐 杜甫
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 
日闻红粟腐,寒待翠华春. 
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 
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有感五首》,作于唐代宗763年(广德元年)秋.这是其中第三首,内容和当时朝廷中迁都洛阳之议有关.安史之乱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残破,每年要从江淮转运大量粮食到长安;加上吐蕃进扰,长安处在直接威胁之下,因此朝中有迁都之议.这首诗即为此有感而发.
  “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首联先从洛阳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写起.相传周成王使召公复营洛邑,说:“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焉.”两句是说,洛阳居于全国中心,水陆交通便利,四方入贡赋税,到这里的路程也大致相等.这里所说的内容也就是主张迁都洛阳的人所持的主要理由.诗人用肯定的口吻加以转述,是因为单就地理位置而论,洛阳确有建都的优越条件.这里先让一步,正是为了使下面转出的议论更加有力.这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
  “日闻红粟腐,寒待翠华春.”颔联紧承“舟车”、“贡赋”,翻出新意.“红粟腐”用《汉书·食货志》“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腐败而不可食.”“翠华”是天子之旗,这里指代皇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近日常听说,洛阳的国家粮仓里堆满了已经腐败的粮食,贫寒的老百姓正延首等待皇上能给他们带来春天般的温暖呢.”话说得很委婉.实际上杜甫是反对迁都洛阳的,但他一则旁敲侧击,说“天中”只不过提供了苛敛之便;一则反话正说,明言百姓所待以见百姓所怨.当时持迁都之议的人们中,必有以百姓盼皇帝东幸洛阳为辞的,所以诗人含而不露地反唇相讥说:百姓所望的是“翠华春”,可不是盼来一场更大的灾难.
  主张迁都洛阳的人还将洛阳的地险作为迁都的理由,于是诗人又针对这种议论而发表见解道:“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莫取”,就是“不要只着眼于”的意思.杜甫并不是否认“金汤固”的作用,而是认为,对于巩固封建国家政权来说,根本的凭借是不断革新政治,使人民安居乐业.两句一反一正,一谆谆告诫,一热情希望,显得特别语重心长.诗写到这里,已经从具体的迁都问题引申开去,提高升华到根本的施政原则,因此下一联就进一步说到怎样才能“长令宇宙新”.
  “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答案原极简单而平常:只不过是皇帝躬行俭德,减少靡费,减轻人民的负担罢了.后面一句是说:“要知道,所谓‘盗贼’,本来都是皇帝的臣民呵!”腹联“莫取”、“长令”,反复叮咛,极其郑重,末联却轻描淡写地拈出“不过”二字.这高举轻放的戏剧性转折,使得轻描淡写的“不过”更加引人注目,更增含蕴.为了进一步强调“行俭德”的重要,诗人又语重心长地补上一句“盗贼本王臣”,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事实,思想的深刻,感情的深沉和语言的明快尖锐,在这里被和谐地统一起来了.
  这首诗富于政论色彩,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带有杜甫独特个性的.将议论引入五律这种通常用来抒情写景的形式,是杜甫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而议论中挟有情韵,则是杜甫成功的艺术经验.

杜甫《有感五首<其三>》赏析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三)l诗作简要赏析如何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三)l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杜甫的咏怀古迹 赏析 五首全部都要 《长信秋词五首》中其三和其五的赏析谁知道? 杜甫的漫兴(其三)的译文,不要赏析.意思,简单的几句话.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就是这 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已亥杂诗其五 赏析 赏析杜甫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赏析}熟知茅斋绝低小, 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 更接飞虫打着人.问题: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的赏析. 杜甫有三首《望岳》诗歌,请问三首分别是什么?有赏析就更好了. 赏析陶渊明《饮酒》其五 南园(其五)赏析 求杜甫《秋兴》第一首的赏析 杜甫绝句二首其二的赏析 《望月有感》颈联有哪些意象,并对其作赏析. 《望月有感》颈联有哪些意象,并对其作赏析. 杜甫月其三的翻译?